LICP OpenIR  >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OSSO)
电喷雾质谱在催化剂表征及两类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胡霄雪
Subtype硕士
Thesis Advisor夏春谷
2007-05-18
Degree Grantor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DepartmentOSSO国家重点实验室
Degree Discipline物理化学
Keyword电喷雾质谱 N-杂环钯卡宾配合物 反应活性中间体 反应机理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Palladium(ⅱ) Complexe Bearing N-heterocyclic Carbenes Intermediate Reaction Mechanism
Abstract近年来,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电喷雾质谱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表征及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中。本论文致力于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进行杂环钯卡宾配合物的表征,捕捉含碘化合物水体系催化烯烃氮杂环丙烷化反应的活性中间体及手性salen-Mn(III)配合物催化仲醇的氧化动力学拆分反应的反应活性中间体,对这两个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 1.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研究了四种N-杂环钯卡宾配合物,优化出较适宜检测的电喷雾质谱条件:极性较高的溶剂(如乙腈),较低的离子源温度,样品浓度以1.0×10-4mol/L左右为宜,使用较低锥孔电压(5~35伏)。在此实验条件下,在全扫描电喷雾正离子谱中都会出现[M-I+CH3CN]+及[M-I]+的质谱峰。通过源内碰撞诱导电离(CID)技术进一步分析样品在溶液中的性质。实验表明ESI 不仅可作为一种分析工具,也可作为获得更多信息的一种方法,来研究有机金属基团在溶液中的性质。 2.在实际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不同催化剂(CuI、I2、KI、Bu4NI)水体系催化烯烃氮杂环丙烷化反应体系的反应中间体生成过程,均捕捉到[(TsNICl)Cl]-和[(TsNICl)(TsNCl)]- 的质谱峰并确定其为反应活性中间体,对之前文献推测的催化反应机理进行验证。 3.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表征检测手性salen-Mn(III)配合物催化仲醇的氧化动力学拆分反应的反应活性中间体,捕捉到高价锰氧中间体,根据紫外可见光谱及电喷雾电离质谱数据分析提出反应中可能经历了由催化剂、PhI(OAc)2和底物形成的三元过渡态的反应机理。反应中配合物和 PhI(OAc)2首先生成了类似于(Salen)CrIII 与 PhI(OAc)2作用的加和物,随后该加和物与底物分子形成三元化合物,经过电子重排释放出CH3(O)C·自由基和一个醋酸根离子得到高价的锰中间体,随后经过中间过渡态,生成氧化产物酮,同时催化剂复原。
Subject Area仿生催化
Funding Project清洁催化与生物转化研究组
Document Type学位论文
Identifierhttp://ir.licp.cn/handle/362003/3116
Collection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OSSO)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胡霄雪. 电喷雾质谱在催化剂表征及两类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Name/Size DocType Version Access License
200770胡霄雪.pdf(1169KB) 开放获取CC BY-NC-SAView Application Full Text
Related Services
Recommend this item
Bookmark
Usage statistics
Export to Endnot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胡霄雪]'s Articles
Baidu academic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academic
[胡霄雪]'s Articles
Bing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Bing Scholar
[胡霄雪]'s Articles
Terms of Use
No data!
Social Bookmark/Share
File name: 200770胡霄雪.pdf
Format: Adobe PDF
All comments (0)
No comment.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