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P OpenIR  >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LSL)
锂基润滑脂组成与性能的关系规律研究
赵改青
Subtype理学博士
Thesis Advisor刘维民 ; 王晓波
2012-05-26
Degree Grantor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Department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Degree Discipline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Keyword锂基润滑脂 基础油 理化性能 微观结构 摩擦学性能 Lithium Grease Base Oil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Abstract润滑脂的组成决定着润滑脂的结构和使用性能。系统地研究润滑脂组成与性能的关系规律,对润滑脂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全面提升锂基润滑脂的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解决了润滑脂研发过分依赖经验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 选用不同粘度级别的PAO合成油作为基础油,通过预制皂法制备了一系列锂基润滑脂,并依据相关测试标准以及旋转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RV摩擦磨损试验机及四球试验机对其性能与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基础油粘度的增加,锂基润滑脂的性能及减摩、抗磨性能均有改善和提高,稠化剂微观结构也有差异,从而制得了性能优良的锂基润滑脂。
2. 选用相同粘度级别不同类型的基础油调制了一系列锂基润滑脂,对所制备锂基润滑脂的基本理化性能、摩擦学性能、流变学行为、稠化剂微观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锂基润滑脂而言其对合成基础油的稠化能力要明显好于矿物基础油,矿物油所制备的锂基脂含有短细且紧密的三维网络结构,使脂样的机械安定性能以及胶体安定性能优于采用合成油所制备的脂样,而采用双酯A51所制备脂样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3. 选用PAO调和油(100 ℃调和运动粘度为40 mm2/s左右)作为基础油制备了一系列锂基润滑脂,研究了调和油分子量分布对锂基润滑脂理化性能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油相近的粘度以及相似的组分是影响脂样滚筒安定性能的重要因素,基础油粘度较小组分的存在有利于皂纤维的生长并使得脂样的胶体安定性能有所改善;在进行锂基润滑脂相关研发工作时应尽量采用分子量分布狭窄、粘度较大且有一定粘附作用的基础油以获得良好的减摩抗磨效果。
4. 选用PAO10为基础油制备了锂基润滑脂,并将相关添加剂以不同比例单一组分加入上述基础脂中,探讨了不同类型、不同比例添加剂对所制备锂基润滑脂的基本理化性能、摩擦学性能、流变学行为等的影响,从而确定锂基润滑脂所选用的合适添加剂以及适宜添加量,获得性能优良的锂基润滑脂配方。
Funding Project空间润滑材料组
Document Type学位论文
Identifierhttp://ir.licp.cn/handle/362003/2785
Collection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LSL)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赵改青. 锂基润滑脂组成与性能的关系规律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Name/Size DocType Version Access License
201202赵改青.pdf(4563KB) 开放获取CC BY-NC-SAView Application Full Text
Related Services
Recommend this item
Bookmark
Usage statistics
Export to Endnot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赵改青]'s Articles
Baidu academic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academic
[赵改青]'s Articles
Bing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Bing Scholar
[赵改青]'s Articles
Terms of Use
No data!
Social Bookmark/Share
File name: 201202赵改青.pdf
Format: Adobe PDF
All comments (0)
No comment.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