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P OpenIR  >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LSL)
牛血清白蛋白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陶彩虹
Subtype博士
Thesis Advisor杨生荣 ; 张俊彦
2010-05-07
Degree Grantor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Department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Degree Discipline材料学
Keyword生物纳米材料 牛血清白蛋白 生物相容性 Biological Nanomaterials Bovine Serum Albumin Biocompatibility
Abstract从结合纳米材料的特性与生物分子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活性的目的出发,以牛血清白蛋白为原料,用模板法制备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管和多孔薄膜,并对一些合成的功能型的纳米材料通过生物分子的修饰,使其结合了纳米材料的特性和生物分子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活性等特点。通过红外谱图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材料的组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材料的形貌,并通过细胞毒性实验评价各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 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牛血清白蛋白分子,结合了碳纳米管优异的性能和生物分子的活性。另外,以聚多巴胺涂层作为过渡层在氧化钛纳米管表面修饰Au纳米颗粒,期望改善它的光催化性能。用模板法制备了牛血清白蛋白和牛血红蛋白纳米管,这种模板法适用性广,可以用来制备其他生物大分子组成的纳米管。实验证明,通过控制模板孔道直径还可以调节所制得的纳米管的管径。 2. 以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模板制备孔道规则排列的牛血清白蛋白多孔薄膜,规则排列的孔道结构可以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分别在薄膜的表面和截面观察到。经过细胞毒性实验证明用这种方法制得的蛋白质多孔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由于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性质稳定,作为模板时容易去除,所以这种模板法可以用来制备一些由其他生物分子组成的多孔材料。 3. 以可以沉积在几乎任何物质表面的聚多巴胺薄膜为过渡层,在单晶硅表面和DLC表面沉积聚多巴胺薄膜后,根据聚多巴胺中的儿茶酚结构可以与氨基、巯基和金属键和的特性,在聚多巴胺薄膜表面接枝牛血清白蛋白分子,以达到用生物分子修饰单晶硅表面和DLC表面的目的,实验证明修饰后的表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Subject Area生物纳米材料
Funding Project聚合物摩擦学组
Document Type学位论文
Identifierhttp://ir.licp.cn/handle/362003/1685
Collection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LSL)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陶彩虹. 牛血清白蛋白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Name/Size DocType Version Access License
201022陶彩虹.pdf(4934KB) 开放获取CC BY-NC-SAView Application Full Text
Related Services
Recommend this item
Bookmark
Usage statistics
Export to Endnot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陶彩虹]'s Articles
Baidu academic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academic
[陶彩虹]'s Articles
Bing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Bing Scholar
[陶彩虹]'s Articles
Terms of Use
No data!
Social Bookmark/Share
File name: 201022陶彩虹.pdf
Format: Adobe PDF
All comments (0)
No comment.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